拟客从远方来
鲍令晖〔南北朝〕
客从远方来,赠我漆鸣琴。
木有相思文,弦有别离音。
终身执此调,岁寒不改心。
愿作阳春曲,宫商长相寻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从远方到来的客人,赠我一张漆饰的鸣琴。
琴木上满布相思的花纹,丝弦上弹出别离的声音。
一生一世都要弹奏这个曲调,天寒地冻我也不改相爱之心。
但愿能作一支高雅悠扬曲子,让音律中常有这美妙的琴音。
注释
客从远方来:汉代无名氏所作古诗,写离妇思夫之情。
漆鸣琴:呜琴,古琴。
漆鸣琴,漆饰的古琴。
相思文:典出于《述异记》。据《述异记》载:“昔战国时,魏苦秦之难,有以民从征,戍秦久不返,妻思而卒。既葬,冢上生大木,枝叶皆向夫所在而倾,因谓之相思木。”文,木上的纹理。文与纹谐音,此处一语双关。
创作背景
《古诗十九首》中有《客从远方来》一篇,此诗为作者拟作。据史书记载,鲍令晖很有才华,是当时有名的才女。鲍令晖拟此篇,应意为表现出妻子对远方丈夫的坚贞和忠诚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徐海荣主编,中国社会生活文库 中国娱乐大典,华夏出版社,2000年09月第1版,第324页
2、
吕晴飞等编著,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,中国和平出版社,1999年10月第1版,第639-641页
赏析
此诗一二句叙事,点明伉俪分离,天各一方,托客赠琴,示其爱心不变,半是安慰,半是相思;三四句从琴生发写思妇抚琴把玩,引起相思怨别之情;五六句以“执此调”、“不改心”,直抒对爱情的坚贞之志;七八句驰骋想象,祝愿他们的爱情像一首高雅的阳春曲,又似宫、商互应的二重唱,两音相谐,两情相融。全诗由鸣琴写到琴音,又从琴音写到人物心情,顺理成章,自然而然,含蓄精巧。
《古诗十九首》写的是:“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”然后在这“一端绮”上做出“文彩双鸳鸯,裁为合欢被”的文章来,表示了夫妻间的“长相思”,“结不解”,如胶投漆,永不分离。诗人鲍令晖在此篇中写的是:“客从远方来,赠我漆鸣琴”
简析
《拟客从远方来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此诗前两句叙事,点明伉俪分离,天各一方,托客赠琴,示其爱心不变,半是安慰,半是相思;三四句从琴生发写思妇抚琴把玩,引起相思怨别之情;五六句以“执此调”、“不改心”,直抒对爱情的坚贞之志;七八句驰骋想象,祝愿他们的爱情像一首高雅的阳春曲,又似宫、商互应的二重唱,两音相谐,两情相融。全诗由鸣琴写到琴音,又从琴音写到人物心情,顺理成章,自然而然,含蓄精巧。
鲍令晖
鲍令晖,南朝女文学家,东海(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)人,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,出身贫寒,但能诗文。鲍令晖是南朝宋、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。曾有《香茗赋集》传世,今已散佚。另有留传下来:《拟青青河畔草》、《客从远方来》、《古意赠今人》、《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》等。 27篇诗文 17条名句
王安期不鞭书生
刘义庆〔南北朝〕
王安期作东郡太守,世乱,令曰:夜不得私行。吏系得一夜行人。王问:“自奚来?”云:“从师家授业还,不觉日晚。”吏曰:“鞭乎?”王曰:“鞭挞书生以立威名,恐非致治之本!”释之,并令吏护送其归家。
杂诗二首·其二
王微〔南北朝〕
思妇临高台,长想凭华轩。
弄弦不成曲,哀歌若送言。
箕帚留江介,良人处雁门。
讵忆无衣苦,但知狐白温。
日暗牛羊下,野雀满空园。
孟冬寒风起,东壁正中昏。
朱火独照人,抱景自愁怨。
谁知心曲乱?所思不可论。
咏内人昼眠诗
萧纲〔南北朝〕
北窗聊就枕,南檐日未斜。
攀钩落绮障,插捩举琵琶。
梦笑开娇靥,眠鬟压落花。
簟文生玉腕,香汗浸红纱。
夫婿恒相伴,莫误是倡家。